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1-07-06 16:02:13   文字:   摄影:  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

7月1日上午8时,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员工在学院505会议室集中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共同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征程。在场师生激情满怀的与直播现场的观众一同挥舞党旗、高唱国歌,热烈鼓掌。


 

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下午16:30,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学院党政领导、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部分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畅谈学习体会,感悟思想伟力。座谈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廖晓衡主持。

 


座谈会伊始,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专题导学。

 


黄蓉生教授表示自己作为一个有46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全党9500多万党员中的一员,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聆听观看庆祝大会心潮澎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黄蓉生教授从“感受”“体会”“担当”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内涵。她首先从“感受”出发,强调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做了一系列的庆祝安排,今天的庆祝大会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一个高潮、精华和标志。庆祝大会达到了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士气,振奋全党、全国人民人心的作用;在“体会”方面,黄蓉生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足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始终围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主题谋篇布局。讲话庄严宣告了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全党、全中国人民、全世界宣布我们党履行了她的承诺,交出了中国答卷。讲话用“四个为了”高度梳理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风雨征程与伟大成就,用“九个必须”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展望中国共产党下一个百年目标的奋斗方向。讲话向全党发出号召,是中国共产党与9500多万名党员的亲切交谈与心灵沟通,让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感到无限荣光;围绕“担当”,黄蓉生教授号召大家积极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将精神落实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宣言书,是向着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是全党追求美好生活的进军号、动员令;二是要加强研究、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师生要围绕庄严宣告、百年发展阶段、百年伟大成就、伟大建党精神、“九个必须”的宝贵经验、党中央号召,开展深入研究,把讲话精神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链条上,放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长河中,放到中国共产党近代以来历经坎坷的奋斗征程中研究;三是要着力宣讲、深化力行。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将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光荣。要立足课堂主渠道,让学生感到真理的光芒,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向党和国家交上满意的答卷。

随后,参会师生积极发言,畅谈学习感悟、分享学习收获。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艳东教授谈到他观看今天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庆祝仪式,特别是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后,感到心潮澎湃,兴奋难抑!其中他认为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是总书记的“庄严宣告”,既如期兑现了承诺,又立下了新的诺言,既圆满完成了答卷,又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可谓一诺千金,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守人民立场的最好佐证;二是庆典场面的“气贯山河”,我们党在新赶考路上的锐气,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和青少年的蓬勃朝气,都在完美地诠释着百年大党的无限荣光,也力证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必定薪火相传;三是中国声音的“铿锵有力”,总书记在这样 “重大而庄严的日子”理直气壮地阐释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主张,响亮地发出“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声音,听起来很解气,很畅快!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援疆干部王丰教授分享了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几点感悟。第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政治判断力。在疆工作实践中,他深刻认识到新疆建设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复杂局面,一些国家极力歪曲新疆正常的建设发展事务,加快推进以疆制华战略,对国家和新疆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应当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清醒明辨是非曲直、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第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政治领悟力。我们必须从把握党的奋斗历史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提升政治领悟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分析形势、预测趋势,自觉坚持从群众立场去想问题、办事情,充分反映群众呼声,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第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政治执行力。作为援疆干部人才,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执行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王永友教授浅谈了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6点体会:一是振奋。总书记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他感到十分振奋、无比自豪;二是兴奋。总书记说民族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让他感到十分兴奋,认为自己必须自觉融入这一进程;三是奋进。总书记第一次阐明伟大建党精神,让他感到无上光荣,这是继续奋进的动力源泉;四是奋斗。总书记讲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9个必须”,这既是百年成功的经验,也是继续奋斗的根本遵循;五是信心。总书记强调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六是信念。总书记向世界人民承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他表示自己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努力培养敢于担当、乐于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强国目标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邓群刚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高屋建瓴,是一篇闪耀着智慧光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认为要做好三个融入。一是把“七一讲话”融入思政课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对百年党史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要把这些最新指示融合到《纲要》课相关章节中去;二是自觉融合到科研工作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有很多新的提法,比如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最根本的在于马克思主义行”等说法,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把这些最新的提法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攻关;三是自觉融合到党史宣讲工作中去。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社会各界上对党史宣讲有着极大的需求,作为一名有党史学科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走出象牙塔面向社会开展党史宣讲义不容辞。以后要注意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最新精神融入党史宣讲中去。最后,邓群刚教授祝愿伟大的党繁荣昌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取得更大成就。

 


唐斌副教授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之后,表示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一名思政课教师,备受鼓舞、感慨万千。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进行了凝练概括,同时这也是对未来发展提出的原则遵循。他表示自己在认真学习这九条内容后,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这九条内容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牢记“国之大者”,强调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强调了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强调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强调了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强调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强调了中华儿女大团结,强调了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每一条都强调了人民,都指出了发展最终指向人民,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宣讲中,他要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条价值主线,结合理论讲透彻,依托实际讲鲜活,面向未来讲到位。

 


陈涛副教授认为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也是一名普通党员,应该主动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将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结合起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之光,引领青年大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的美好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成人成才中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方建老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伟大成就”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从纵向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是千年级的成就;从横向世界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有着世界性的影响。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把伟大成就的艰辛历程讲出来,把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讲清楚,把伟大成就的深层原因讲明白,把伟大成就的深远影响讲透彻,引导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章瀚丹谈到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标识刻在自己党旗上。为了实现这一初心使命,我们党率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从党的初心践行史中汲取力量,她分享到自己自本科跨专业读研以来,到现阶段继续读博,初心从未改变。凭着这份初心的坚守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指引着她从“零基础”的“新马”转变为“求知若渴”的“小马”,再成长为“在马学马、在马言马、在马信马”的“青马”,矢志践行初心、筑牢信仰之基。最后,她总结到,百年来,一代又代的中国青年将青春之理想,融入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心理有理想,脚下有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立鸿鹄之志、践报国之行,全力以赴完成学业要求的每项任务,要在反对“佛系”、抵制“躺平”、压缩“内卷”的过程中,坚持“为真理而斗争”、坚定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涛描述了,在21门礼炮鸣炮一百声中,国旗护卫队守护着国旗用齐步、正步、齐步三个一百步走过了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一百年。他谈到多少苦难、多少鲜血、多少汗水、多少奉献、多少荣光尽在这三个一百步中。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浸润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汗水、智慧、坚毅,太艰难、太不易,也太辉煌。他表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共产党员和一个马学科学子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他还分享了他在北碚区信访办实习的经历,他面对基层治理复杂交织的矛盾,参加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的第三方精准扶贫评估调研看到了贫困农村脱贫的不易和全党上下脱贫攻坚的史诗。那时的他,走在田间地头上看着贫困乡村的大变化和生机勃勃良好局面,深刻领悟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绝不是一句标签式的套话,而的确是名副其实“坚强”地领导,是命脉所在、命运所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何炫达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他谈到百年征程的每一步,都有中国青年的砥砺奋进、接续奋斗的身影,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来,在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最后,他郑重承诺到,“请亲爱的党员同志们放心,接续奋斗有我在,作为光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青年党员必将接续传递各位师长前辈“为真理而斗争”的信仰力量,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砥砺奋进;请党放心,强国一代有我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续奋斗者,我们青年党员必将赓续“铁心跟党走”的红色基因,为实现更美好的明天而贡献全部青春力量!”

最后,廖晓衡同志在总结讲话时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和伟大贡献,深刻总结了百年大党的建党精神和宝贵经验,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豪迈宣言。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三点强烈感受:一是光辉历程、伟大事业;二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三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廖晓衡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院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课教师,理应一马当先,走在前列,要及时深入学、融入课堂学、研究宣讲学,在全院掀起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