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西南大学2019—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汇报会在我院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0-06-29 16:53:52   文字:   摄影:  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

2020年6月28日下午,西南大学2019—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汇报会在我院举行。社会实践是西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网络•课堂•实践•文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自2012年以来西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特色。由学校研究生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研究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汇报会也成为展示学校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本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包括社会调查和专题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聚焦社会的热点和研究生关心的问题。本次报告会是在每个教学班推荐1—2篇优秀报告基础上举行的,20个班共推荐了10篇专题研究报告和30篇社会实践报告 全校社会实践汇报会。专题报告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在战“疫”中彰显的四种力量》、《“战疫”中的青春力量》、《“战疫”中的青年担当》、《“战疫”中的大国担当》、《新时代还需要英雄吗?》、《新时代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破坏吗》、《如何化解资源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的矛盾—以西南地区耕地细碎化及其环境问题为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化解人类社会突出问题的良药》等内容;社会实践报告主要包括《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现状调查报告-以云南省N县为例》、《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扶贫机制设计》、《关于重庆忠县巴岭村的精准扶贫情况调查》、《党的十九大背景下新型乡村振兴模式探索——以重庆市荣昌区通安村为例》、《重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调查》、《大学生对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贵州屯堡文化的调查》、《重庆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现状调查》、《重庆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调查》、《重庆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重庆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现状调查》、《重庆高校研究生阅读现状调查》、《疫情背景下研究生居家闲暇时间管理现状调查研究》、《重庆大学生节约意识与节约行为现状调查》、《疫情下重庆大学生节约意识与节约行为专题报告》、《重庆大学生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现状调查》、《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郊型乡村生活垃圾治理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西南大学学生一次性餐具使用调查研究》、《重庆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关于西南大学研究生生育观念的调研报告》、《新冠肺炎期间重庆市研究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重庆高校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学习现状调查——以西南大学为例》等内容。

本次汇报会分三组进行,每组汇报会先由学生代表展示10分钟、教师代表再进行针对性点评,然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4名、其余为优胜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书记廖晓衡、副院长吴艳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负责人王永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邱永琼以及该课程任课教师担任评委老师。

第一组分为14个小组、对应14个主题报告,尹晓东、雷鉴、龙晓菲、陈玲、史代罗老师担任本组评委,张娅、李晓学、范雅梦完成的《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扶贫机制设计》的报告,内容丰富、设计合理、演讲精彩荣获本小组一等奖。


第二组分为14个小组、对应14个主题报告,吴艳东、赵子华、潘顺照、王敏、唐棣宣老师担任本组评委,吴小东、万媛媛、覃如霞、唐云山、吴怡萍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郊型乡村生活垃圾治理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垃圾治理巧妙结合、完美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治理理念、研究思路清晰、对策合理,具有敏锐的捕捉力荣获本小组一等奖。

第三组分为14个小组、对应14个主题报告,廖晓衡、王永友、史君、方建、邱永琼老师担任本组评委。张帅、蒋浩完成的《精扶贫政策落地现状调查报告——以云南N县为例》报告,以云南N县为例、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做了系统性调查、内容精细、严谨真实,获得本小组一等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能力、境界、信仰只有在实践中才强化与提升。社会实践切实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的情怀与改变社会的担当、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信心,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