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一届全国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在西南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1-11-12 09:23:40   文字:   摄影:  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6日上午,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论坛开幕式由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主持,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显良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周爱民副教授、《厦门大学学报》杂志社编审蔡永明和华中科技大学王晓升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随后,各参会人员便转入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论坛讨论阶段。分论坛采用主题汇报、评论、自由讨论和汇报人回应的模式,一篇文章全部走完程序要整整60分钟,一方面可以使汇报人更加细致、完整地汇报论文内容,另一方面又可以使讨论更加深入,从而真正推进相关问题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王晓升教授指出,阿多诺放弃肉体和精神的二元对立的非同一性思想是破除“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持存的钳制被过度延长,人们把自己束缚在生存斗争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改变了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体验”这种状况的有力方法之一,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各种现实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吉林大学王福生教授从两个方面对王晓升教授的发言表示了肯定:一是王晓升教授把形而上学和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考量,符合整个西方哲学的思想史背景,传统形而上学用精神来压制肉体的倾向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而构建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是重建形而上学的关键;二是王晓升教授对阿多诺特定经验概念的把握十分准确——每个哲学家的形而上学的构建与其所理解的经验概念是密切相关的,阿多诺的形而上学的重建也是和他特定的经验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王晓升教授的工作对我们准确理解阿多诺非常有帮助。

复旦大学夏巍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对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情况,并提出了这一领域需要深化研究的几个方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含义的准确定义;深入论证“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是奠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上”这一论断;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之外的理论家的研究以及对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性研究;提炼法兰克福学派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具体路径和内容,为探索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发展提供借鉴。王福生教授提出了两点补充:一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或者一般而言的文化批判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文化批判与阶级斗争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

同济大学周爱民副教授主题为“论哈贝马斯的合理重构方法——兼论‘欧洲中心主义’的质疑”的发言,首先结合哈贝马斯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对合理重构的论述,介绍了该方法的详细内容,并阐明了哈贝马斯青睐于此方法的原因;进一步地,周爱民副教授澄清了哈贝马斯的元理论立场;最后,周爱民副教授结合国外学界的质疑讨论了该方法的运用问题,并指出在国内理论界,“合理重构”这一方法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呼唤国内学界的深入研究。夏巍教授就此提出了可进一步延伸的内容:一是哈贝马斯在不同时期方法的演变,如何建构一种批判的社会知识类型;二是进行科学研究应该运用什么方法;三是与马克思比较的立场来看,哈贝马斯的合理重构理论存在哪些承继和迁移。

黑龙江大学杜红艳教授基于对福柯和塞托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的比较,谈到了日常生活的空间规制与人的实践反抗问题,认为在日常生活规制中,人的自由和实践的可能性还有很大的问题。重庆大学何跃教授以边沁的全景监狱、文化的网格等角度阐释资本的文化空间所带来的空间压制,认可了把福柯和塞托放在时间与空间,历史与地理的这样的一种相互关系中进行比较这一切入点,并就如何能够结束空间的异化和反异化的循环,使人从这种异化的循环中实现最后的解放发表了看法。吉林大学的高天驹博士也讨论了福柯市民社会的生命政治意愿,认为市民社会本质上是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中的一个新兴的场所。南京大学潘天成博士提出,是否能够更多地、更全面地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进行对照分析,来理清福柯的市民社会的政治生命意蕴的创新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王清涛教授从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的传统出发,介绍和探讨了科耶夫的生存辩证法,认为科耶夫的辩证法的基本内涵就是从否定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民出版社编辑孔欢对王清涛教授的发言表示了肯定。安徽师范大学张添翼副教授对阿甘本政治哲学中的死亡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在历史的比较之中去挖掘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的精髓,认为阿甘本的死亡观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死亡观,并且走向了一种后现代极端。西南大学谭杰副教授提出一个深化研究的方向,即究竟如何来理解死亡作为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重庆大学陈飞教授则指出,现在国内对于生命政治的批判性的研究比较突出,能否从中挖掘出一些积极的和正面的意义,张添翼副教授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态度。



厦门大学唐瑭副教授从目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和斯宾诺莎化的比较这一维度入手讨论阿尔都塞的断裂论,讨论在哲学和政治断裂中如何生成无产阶级的话语空间和解放的可能,并提出了“与俄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相比,如何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包括卢卡奇和葛兰西)的革命性”这一问题。同样讨论阿尔都塞的还有复旦大学黄进博士,他在探讨了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解释学的存在论奠基之后,发现阿尔都塞做的事情不是自由地选择方法架构将其偶然地应用于考察马克思文本,阿尔都塞的实际生存和历史处境是在他卓越的理论洞见和锋利的文本写作背后强大和隐匿的实体力量。吉林大学田冠浩教授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怎么理解阿尔都塞的科学的问题式以及如何把握症候阅读法问题来理解高级文化世界、思考生产世界如何决定人们的认识以及历史主体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问题。此外,厦门大学黄秋萍老师通过对比阿尔都塞和齐泽克对法的无意识作用分析,揭露法以其意识形态机制来保障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中央民族大学王海锋教授肯定了该文的问题意识,同时建议对资本主义法权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进行深化,西南大学黄其洪教授和贵州师范大学邓雄雁副教授等老师认为,法作为上层建筑如何反作用下层建筑还可以进一步环节化,原则性的界定是大方向,而创新点在于具体作用机制的讨论上。

在女性主义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贺翠香教授从性别认同、女权主义与政治、女性主义与精神分析学几个维度展开以塞拉·本哈比和朱迪斯·巴特勒为代表的批判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之比较,提出了现代女性主义所面临的生物主义和文化主义的二元困境以及它们都基于理论的设计而远离了现实社会的二元困境。何跃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观点,认为不仅女性是被塑造的,男性也是同样被社会文化塑造和建构的。华中科技大学袁博博士谈到了鲍德里亚眼中将女性偶像化看似提高了当代社会女性地位,实质是一种更深层的、新的压抑的问题。南京大学贺娜娟博士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感和紧要性的选题,期待对破除女性偶像化之路给出详细论证。

在“拉吕埃勒与数字资本主义”分论坛中,西南大学江尧博士和厦门大学聂嘉琪博士的发言都讨论了数字资本主义下的数据劳动或者数字劳动的问题。江尧博士主要谈到了数据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区分问题,聂嘉琪博士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及其剥削关系的隐秘性。西南大学李作纯博士介绍了拉吕埃勒面对“超级资本主义下,原有工人阶级反抗意识日益淡化,已经不能承担资本主义批判的历史使命”这一问题,转而寻找新的主体来抵抗超级资本主义的统治的非无产阶级理论。厦门大学贺东游博士则介绍了拉埃尔·耶给以一种后现代主义视角创造性重释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为人们提供了异化分析的新思路。西南大学任艳华博士谈到了曼纽尔·卡斯特对网络空间中的权力变迁的原因和基础的看法,即在网络空间中,草根民众有了获得权力的可能,网络空间解构了少数精英操控权力的基础。



经过为期一天半的热烈讨论,本次论坛于11月7日中午圆满落幕。在闭幕式上,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致辞,他向所有与会学者、学生及会务人员表示了感谢。黄其洪教授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会议不得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了参会者们非常认真的准备,在线上会议的高峰时期,线上参与人数达120余人。最后,黄其洪教授向大家预告,第五届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即将于2022年4月中旬在西南大学召开,期盼届时与各位学界同仁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