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精神境界
2018年4月12日上午9点,北京师范大学徐斌教授应邀做客马克思主义大讲堂,在绩镛楼501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精神境界”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玲玲教授主持,学院老师、研究生积极参与。
徐斌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兼任全国应用哲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制度哲学、人学。曾荣获中国马克思主义基金会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此次报告,徐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徐教授认为,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因此人要确立自由意志、丰富精神世界,同时也要确立信仰。因为信仰是人们构筑自己生活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精神激励的力量,是一种对人的行动的引领力量,也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约束力量。第二,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徐教授谈到,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着重体现在勤奋执着的学习态度,批判的革命精神;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深厚的阶级感情;坚强的意志,坚定的追求以及注重现实,亲自参加革命运动。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与人的精神境界提高。徐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精神境界提高的方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立足于人文关怀,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建设性丰富精神世界,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理想性是精神境界提高的途径。
交流环节,徐斌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玲玲教授进行总结并提出希望,她希望同学们在做学问时要学会立足现实。报告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