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7月13日,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昆明理工大学主办,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西南大学古典思想传统与欧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科研团队、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昆明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院承办的第二届“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坛”在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论坛开幕式由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主持,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殿文,西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潘洵,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学明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副书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薛伟江在开幕式上致辞。刘殿文副校长对各位嘉宾和学子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相关情况,强调了此次论坛召开的重要性,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潘洵副书记介绍了西南大学和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尤其是介绍了西南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在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剖析了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并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陈学明名誉会长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强调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近年来对于推进国内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薛伟江秘书长肯定了“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中国学者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有益尝试,他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并表达了后续会对“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坛”进行支持的态度,期待学界能够涌现出更多的自觉探索自主知识体系的学者和论坛。
在开幕式致辞结束后,所有与会代表在开幕式会场门口合影留念。然后,由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段阳主持本次论坛主题报告,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胡海波、苏州大学教授庄友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骞和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黄其洪教授依次做主题报告。
开幕式
此次论坛聚焦“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吸引了来自国内多家知名期刊和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以及国内外6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共150余人参会。经过特邀嘉宾约稿和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审,大会共筛选确定90余篇高质量参会论文。本次会议按照议题设置五个分论坛,五个分论坛同时进行,总共展开了65场深入的小型研讨。分论坛每一场次的研讨,采用发言人汇报、评论人点评、现场的自由讨论、发言人回应的形式来展开,其中既有编辑、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学子对学科前沿问题的观点分享,又有逻辑严密、观点犀利的学术点评与对话。
各分论坛讨论结束后,由《人文杂志》主编秦开凤主持,昆明理工大学讲师郑华、昆明理工大学讲师程实、中南大学副教授刘临达、西北大学讲师卢丽娟和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张金权分别代表各自分论坛进行分论坛汇报。在闭幕式之前,由《江海学刊》社长、主编、研究员赵涛主持,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先后为获奖学生颁奖。
胡海波教授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在颁奖仪式结束后,在闭幕式上,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向所有与会学者、学生及会务人员表示了感谢,并对未来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的建设表达了殷切期望,期待各位代表再次莅临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国松教授代表下一届主办方诚挚邀请各位代表在明年9月中下旬前往乌鲁木齐参加第三届“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坛”。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就本次论坛的情况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此次论坛取得的积极成果,鼓励在场的年轻学者投入到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希望能够在下一届的“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坛”中看到更多讨论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艺术与美学以及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的论文,强调我们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还是要关注基础理论层面的突破。
闭幕式
本次论坛对于推进国内的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对下一届“第三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坛”的召开表达了热切的期盼。
初审:袁雄
复审:黄其洪
终审:王丰